星期日, 3月 25, 2007

649 vs 123

一場「有競爭」特首選舉,曾蔭權以649票勝出。

雖然只是看了少許有關特首選舉的報道。曾特首的表現總是有點「造作」的成份,特別是當選之後的「百感交集」的場面,會否令人想到這是公策略而已?

在曾當選後,還到各區「謝票」,除了是一些民調知道特首候選人的支持度外,我們一般市民可以投票選特首嗎?

或者相對梁家傑而言,曾的行政經驗豐富,還有特首經驗,在適當的時候令市民對曾特首有良好印象,加上現時的環境相對03年或之前好了些,人們的面上少了愁眉不展的面容,其「支持度」也有所增加也不出為奇。

反而梁家傑先生的「香港贏了」,到底贏了甚麼,贏了一個參選機會,換來一個「有競爭」的選舉之外,我真的想不到有任何贏了的意義。其實香港自回歸以來,香港人漸漸地多了對香港參與,例如近數年以來多了以不同人物,不同歷史角度細說香港的歷史、保護維港、保衛天星(雖已被拆掉)...,而不再是「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只求賺錢。即使是賺錢的話還是以往香港的炒樓炒股等。但肯定的是,這個「有競爭」選舉,的確可以令曾蔭權多點思考其施政方針,或會在未來的五年,甚至十年會有少點進步。

今日在一個討論區中看到政府近來的空氣污染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建樓宇沒有任何限制是高,形成了「屏風樓」的現象,而這個問題不單是可能少了商人到港投資,甚至是香港可能會變成一個不適合居住的城市。如果曾蔭權只是懂得著眼於經濟效益,沒有想過還是其他價值的時候,香港只會是一個賺錢的地方,生活質素卻可能降低。

希望香港的政策能多點以人出發。賺錢和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任何衝突的。

標籤: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