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29, 2005

教育?小孩

現時的小孩,好似已經沒有了童真,沒有個人玩樂的空間。

當我們的教育制度,開始重視「多元智能」的時候,家長們一窩蜂地為子女安排好假日的「活動」。不是上那個補習班,便是那個興趣班。但該小孩本身是否喜歡可以說沒有選擇,只是聽從父母的期望便是了。

參加這些興趣班,是為了他們建立興趣,還是為了建立家長們的虛榮心?

如果把每個星期天、假期或空暇的時間,參加這,參加那的時候。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形成了。父母子女之間,會否變成了利益交換的關係?

子女雖然是父母所生,但並非從屬品。他/她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成長的空間,學會自立、自主。學懂了自立自主,並非如父母們所料會走了。只是為了他們將來數十年的生活作準備而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陣子到中圖聽了一個看似很悶的講座,但實際上不是太悶。講者提到現時的教育太功能化,連一些看為普通的活動,例如打羽毛球,漸漸地被學校「壟斷」了,把生活的經驗變成學校生活的一部分。

於講者講完後,我向表達了個人的一些經歷,學校在某程度上是需要有這些活動小組,讓一些較遜的學生參與。講者提到不反對這些小組的存在。只是反對把這些活動功能化了。

終於明白,為甚麼以前中學時,把籃球隊等球類活動,變為操練成出外參賽的「目的」,只是集中地操練某一些人參加,而忽略了一些只是希望有多些活動,可以建立自信,視球類活動為全人教育的一部分的學生,這會公平嗎?

可能是香港教育制度的「特色」,教育只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在這個制度下,學生不能培養包容及体諒的態度,對一些不是「自己友」的同學總是排斥在外,我相信這不是好事。起碼對被排斥在外的學生不好受,甚至是有被孤立的感覺,對其個人的發展來說是不好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時不要看小小孩子,他們可能比成年人更為識玩,一位比我小十多年的朋友,可以玩盡手提電話的功能,對手提電話的認識,會比成年人的為多。少年或小孩時間較多,可以接觸的資訊較多。

他們可能對科技產品或資訊會較有興趣,現時資訊發達,無法控制他們所知道的東西。如果單是禁制他們,只會引來更大的反抗,與其如此,為何不指引他們呢?

讓他們跟指引去做,給他們學會控制自己,讓他們明白到適當地去用及玩科技。總好過禁制或作出侮辱他人的謾罵來得有建設性。適應應用科技,不是一件壞事。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