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24, 2006

書展?閱讀

(一)

星期天下午,在書展會場。

沒有到前港督彭定康的簽名會,只在會展的會場內看看有甚麼值得買的書。

由一些實用介紹寫商務電子郵件的書,還是一些值得政界人物的文集等,也有購買。雖然可能數量上相比其他一些書迷來說,不是一個大數目,但如果願意花時間去看這些書的話,相信可以花上一段較長的時間。


(二)

如果說買了多少本書,甚麼類型的書。不如問問自己,自己會否只看一兩類書?可能我們自問很忙,時間有限。但有時留意到有的同事喜歡看書,心中難免產生一種羡慕之情。

自小開始閱讀,不但可以讓一些好的文章及文字,陪伴你的成長,對於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了解各種人及事或多或少有幫助。閱讀的培養,不單是學校、社會環境的影響,更重要是家庭成員是否喜好閱讀,這才是關鍵。

以往的環境,會多點留意一些和商業或政治有關的書。今年也不例外,但離開書展時,自己問自己,這些範圍是否足夠?會否是我的閱讀範圍的全部?還是因為日久以來,總覺得沒有任何空間,容納一些看似沒有任何價值的閱讀?(例如閱讀文學作品)

最近在一個研討會上,問過司徒華先生有關家庭對於他個人的閱讀及寫作的影響,他只是答了:「當你未覺醒的時候,是環境影響你;當你覺醒的時候,是你影響環境。」我只是想,可以在小時候可以獨立思考,不受任何約束的閱讀又有多少人呢?


(三)

至執筆之時,大會宣佈今年書展的總入場人數約為68萬人次,相對上年的多4萬人(百分之六)。以入場人次來看,當然是可喜可賀。但是,是否代表了看書的人的深度多了?

不!

看過一些網頁及留意到一些人買書的情況,有的到書展買了他喜愛的書(例如漫畫),有家長為子女買一些補充練習,有的會買一些小說(可能是愛情小說),有的可能會買一些實用書(例如字典),甚至是有些人星期六晚沒有任何節目,見書展免費入場,順道入場看看嘆冷氣。

有些人會說現時香港人的閱讀風氣強了。不錯,這些年來的人因為經濟及自我增值等原因而讀多了書。但這些都是為了「搵食」而多讀了書,但自己的思考能力、個人的學養等有沒有進步?還是只是滿足了個人的興趣便算?

相比其他娛樂,看書是一件很悶的事。特別是媒體年代成長的人來說,媒體明顯地較有吸引力,媒體可以滿意到感官上即時的「需要」,但對於內在的進深,沒有太大的幫助。閱讀多一些小說,或是多一點人物傳記(或一些於報章上發表的文章結集成書的傳記),對事物有多點思考,或許對自己有較大的幫助。


部份書目推介:

我這一代香港人
香港的鬱悶
歷史幾串都有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