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29, 2006

換領餅乾




一條排隊的人龍於本人家附近出現。

他們出現,為的是方向報所送贈的數塊錢的餅乾。

一包餅乾的吸引力在那?據聞這包餅乾於超市的售價為7.8元,而這份報紙的售價為6元(有的報檔為5元),如果用報章的優惠?買餅乾的話,最少可省下1.8元。

香港人的貪便平的性格,相信是這些人龍的原因。但是,不斷地送禮物,是否只是給禮物這麼簡單?很明顯地這是傾銷的策略。

可能報館的負責人認為自己很多錢,可以送很多錢或其他禮物給讀者,讓他們可以有得睇又有野取。這行為不單是為了迎戰生果報,更重要的是為了面對三大免費報章的出現。

近年出現的免費報章,分別為地球報火熱報時鐘報。這些報章不單是可以於乘車時閱讀,甚至可以把它們帶至家居辦公室內,讓其他人可以閱讀。這些報章特點是簡單中立、不會太多太複雜,更不會出現任何誇張失實的報道。這些不單是可以省下閱讀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不用花時間去消化過多的資訊。

對於近年來左傾的日報來說,可以說重創。報章用很多資源於取悅讀者上,可能會有一班小便宜的愛好者愛看這份報紙。但是,有多少讀者會細意讀一份報章?他們買報章的目的是為了換領贈品而已?

如果是了為銷量的話,只需要看看銷數多少便知道是否受歡迎。但是讀者們只是熱愛於換領贈品的話,香港讀者的水平是否到此止步?如果是的話,相信香港人的水平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如果我們的知識、認識及對世事的思考的水平不升及下降的話,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對於事情認識及了解程度,只會被人控制著及十分被動,對於現時的全球化的趨勢來說,可能我們會被邊緣化了。

我相信指責某些報章內容不好、不夠深度的話,有否想過由我們的生活開始看一些較有深度的文章?例如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借一些感興趣的逾期雜誌,例如明報月刊等雜誌。或者多留意一些朋友的推介,嘗試多點閱讀。開始時是難的,畢竟這些雜誌用上的圖片(特別是彩色圖片不會太多)。但是,當多閱讀後,可能會喜歡刊物內的一些文章。有時,人到某個年紀會自然地愛看較嚴肅的刊物的。

全球化的浪潮,世界的距離拉近了,能多點了解世界、加深思考,才可以不被他人觀點所影響。

星期日, 3月 26, 2006

Hello Kitty 婚禮車及/或聯想




這部名貴房車,在一般的住宅區內很少會見到。今天在某個住宅區內的街道上見到這部車,總有點與眾不同的感覺。這車不單大,像勞思萊斯一樣停在路邊,而且車前附上hello kitty的「孖公仔」,一看便知係「娶老婆」的「專車」了。




人到了某個年紀,會開始想想未來拍拖、戀愛及/或婚姻的事。特別係和一些自少認識的同事相聚之時,話題除了係工作環境、前境、想走定唔走、各人的家庭等等話題,總是離不開戀愛、拍拖之事。

有時知道一些我認識的人,一個一個地拍拖,甚至結?之時,或不會很特別的期待或羡慕。但若是早十年八年前,我還會很期待這些。但當人長大之時,原來有很多東西還沒有接觸過,或是自覺不足,又或是有更大的目標要完成的時候。戀愛或拍拖已不是現時十分期待的事。

這或許是過往會放很多時間及心力於此,但最終都係「得個桔」的時候,想想這些時間或是空白一片。

有時有機會去想及在各種機會上回想,總會問問自己,為何會對對象有興趣?人長大了,還是會看外貌,但比重已不大了,一個人的內心,例如溫柔、接納,這些或會更為打動到我。若沒有這些元素,可能一段時間後會褪色了。

這房車不單是為了接載未來老婆而設,更可能是展示自己的實力的機會,用車、樓等物資來顯示自己富有及可以照顧到另一半。這可能給人(特別係上一代人)的歡心,他們會認為這男子識得過,又唔會令老婆冇飯食。但現時這觀念相信弱了,除了是時代的變遷外,更實際的是多一個人掙錢的時候,可以有收入上的保障。簡單點來說,夫妻倆無分彼此都要掙錢。

不論怎樣也好,結?係人生一件大事。一次便足夠了,婚姻是二個人,甚至一家人的事,若沒有足夠的理解、甚至體諒的時候,每天都是爭執而活,只會造成損耗。一個人際關係較好的人,理應是一個處事成熟的人,自然對婚姻較謹慎。婚姻始終都要多點心、多點時間才可以美滿。

星期一, 3月 20, 2006

海景?樓景!




回應肥榮爭一口清新空氣一文。稍為對香港的環境或景觀有點留意的話,都有一點同感。

我現時的辦事處位於公共?生檢測中心二樓,每天都上下班或外出吃飯,都會經過可以看到向南及西,只有少於180度海景的電梯大堂,在等候「智能」(其實唔係好智能,相對港島東的德宏大廈還差得遠。)升降機期間,或者上班前經過看到外面的景觀。大約可以知道這天的空氣污染指數會是甚麼級數。例如這天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環一角的「海景」的時候,可以大致把斷到今天有風,可以把空氣污染物吹走,空氣污染指數便不會太高。若看到的一片「霧海」的時候,空氣污染的情況可以想像到。

當我的同事對辦公室內的空氣環境不是太理想的時候,外間的空氣質素更為重要。雖不會好似天氣先生一樣地報告今天的天氣情況如何。但始終對可以看到維港對岸的樓宇或近至附近地區的樓宇時會較興奮,總會多看兩眼。

空氣污染的問題,不單是排放污染物的問題,還有其他因素。特別是今時今日於新發展區的高樓大廈(至少五、六十層的那種)

高樓大廈和都市污染有何關係?看來好似沒有。但這些樓宇,都是為了讓住在這些樓宇的人多看一點風景,在西九龍的新發展區而言,海景是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這些樓宇看似很精神,但當我們在較高的地方,例如我辦事處大樓,歌和老街(廠商會中學張明添中學對上一段)向九龍及海觀看的時候,總覺得有壓迫感。這些高樓大廈好似一座很大的屏風一樣,不能完全地看香港島的景色(雖看似沒有甚麼特別),更重要的是不能使海風吹入內陸的地方,不能把新鮮空氣灌進及把污染物帶走。現時的發展多為商業的建築物為主,一般都會開動空調系統,以求為客人有更舒適的環境。

記得十多年前都到過澤安?,不過只係當係行下的性質,上至現時的天橋位置附近,已經可以看到很遠的無敵中環海景了。當時也有飛機經過啦!對於我當時唔係好似現時周圍去的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風景了。

這數年來,西九龍新發展區建了很多四、五、六甚至七十層高的大廈的時候,從深水埔的半山(即我辦事處或相若高度的地方)看過去,好似「近了」,但看不見較遠的風景,只有樓景的時候,從高處看過去只覺得想倒胃。心想需不需要這麼「親近」呢?

看過上星期一的報紙報道九龍塘的一幢33層的大廈建成後,多個發展商想把區內的大樓重建,有的想建四五十層的,但最終都是被要求降低地積比率,不能建很高的大廈。

其實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每個區都是石屎森林的話,單是對於交通的負荷已經重了,可能每天要花了很多時間乘車。空氣一定沒有以往一樣流通。最重要係從室內向外看的話,只是樓看樓,沒有看到樹木、較空曠的地方。一般人看過自然的景物後會較輕鬆。這些都不是以金錢來衡量的。

已發展的只能無奈地歎息,希望將來城市規劃的時候,能讓多些市民,可以從不同的高度都可以看到風景便好了。更不願意維港的景色淪為地產商們搖錢的工具!

如果可以的話,保護維港景觀都可以考慮。


圖片解說:
拍攝地點:公共?生檢測中心二樓電梯大堂
拍攝景色:
由近至遠:黃白色建築為白田?,較後的為石硤尾及深水埔區,遠方右面一排白色的建築物為港xx庭,遠方左面的為柏x灣擎xx島,中間可以看到中環的景色,較矮的一座係匯x中心
拍攝工具:6230i手機,2倍數碼變焦(所以較多雜訊)

重回網上世界

經過一個月的擾攘後,終於可以在家中上網了。

本是一件看為理所當然的事。但有時不是必然的事情。若不是擺位及拖拖拉拉問題,或許早已在家中投入網上世界了。

之前的blog都係公共圖書館內的公用電腦寫的。

星期一, 3月 13, 2006

田北辰辭職

這幾天的新聞都有提及「田二少」辭去九鐵的消息。至3月12日時證實了請辭的消息。

這事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田二少」的作風,看為果斷及有活力。他也曾期望著九鐵的文化可以有很大的改變。他任內提升了九鐵的透明度及問責性,這是他「冇功都有勞」的優點。

他為了提升載客量,例如是東鐵「全月通」,馬鐵「全月通」及西鐵「自悠通」的車票。讓客量提升之餘,也可以帶給九鐵多點收入。雖然收入不會增加很多,但客量確是多了。

但「田二少」是基督徒(據報章所述),又讀過MBA課程,理應對公司員工間的溝通應好一點,但是,責難員工做錯的地方,何會解決問題?

可能他修讀MBA課程時,只重視金錢的回報,忽略了和下屬同事管理層之間的溝通,或許他認為不太重要,但是,在公司的管治當中,卻是重要的一環。

他把很多私人機構文化試圖影響著公營機構。一個「空降」到公營的人,對於公營機構的內來說,可以說是有點抗拒,畢竟,公營及私營機構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加上他希望每事都有成績,又像私人機構一樣控制員工的人數及其支出,故員工有較多的怨言不出為奇。

如果大家可以多走一步,願意大家能互相了解,不是互相攻擊,彼此明白對方所想的,會否好一些?

「田二少」的作風,如果不是責難員工,願意走進員工的工作環境,實地了解當中的困難,了解公營機構的運作。在了解過後可以按公司的環境,逐步推行各項的改革,相信阻力會小得多,員工也較容易接受需要改變的事實。

這做法確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我個人相信不是不能做到。

現在的官場的文化及遊戲規則已經變了不少,基本上要和外間保持一定的接觸。「官場不官腔」正是每位於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中工作的人引以為鑑的。

星期三, 3月 08, 2006

可口可樂廣告

最近的可口可樂廣告。雖不是一個普通不過的廣告,但給我聯想到一點東西。

以前有一個竹葉青酒的廣告。以我的記憶當中,是一班地盤工人經過一天的工作後到酒家一同暢飲食飯。廣告中很平實地反映賣該酒精飲品。

廣告本身反映了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文化。以竹葉青酒為例,這廣告反映了當時的簡單,辛勞地工作後的一點「回報」。是為了和同事一起暢飲談天。當時的生活不及現時的物質豐富,對物質、人際關係等會較為珍惜。外國人請客食飯都會慷慨一些。

對於上一代或有一定年紀的人來說,飲酒是好似年輕人飲汽水一樣,在較年長的人當中看似是不可或缺。

買一罐可口可樂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不及買酒一樣要看看身份證才買到。只需要走進便利店、士多,甚至大排檔都可以買到可樂。況且買可樂只需要數塊便可以,不怪得廣告中的每位男女手上都有一支可樂。

正正是這物質充裕的環境,享樂在一般人的眼中可以說是很容易的事。青少年人可以暫時忘卻自身的苦惱,開懷飲可樂,以可樂的咖啡因暫時麻醉自己。

很多醫學報告都說多飲汽水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相信對於聰明的消費者來說。偶然飲飲還可以,但是長期飲用卻不太適合了。現時有很多售賣飲品的店舖有很多飲品可供顧客,例如果汁、西米露等可以選擇。價格雖然較貴,但可以有新鮮感及對身體好一點,可以想想其他飲品選擇。

不怪得可樂重新包裝為最「潮」飲品,可能正是面對這飲品競爭環境所作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