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0, 2006

揮春

揮春正是中國人表達祝賀說語的工具。近年來不同機構或公司會出自己的揮春,除了是向客戶表達關心客人之意,還是借機推銷自己產品的機會。

當然還有一些較新潮的揮春啦。




揮春可以較新潮不老土,只要把一些大家關心的事項放在揮春當中,可能會吸引他人的注意。

現時學校為求可以令多些人認識,在可行的情況下都會把自家的創作放在公眾地方欣賞。某程度上,可給人知道創作。不論這樣是好是壞,看學生的創作,有時會投入在其創作當中,一些看為沒有可能做到的事或景物,可以在作品中看到。現時學生的創作力其實不差,只要把可以給他們發揮的空間便可以了。





我想基督教徒的揮春,雖然著眼點不會重於怎樣的賺更多錢,但祝福他人,令他人感受到基督的愛及關心,更為重要。祝主愛相階,新春愉快!

星期日, 1月 29, 2006

年廿九罪案

這是一件不開心的事。

正當昨天早上準備外出時,聽見有人的嘈吵聲,之後又聽到警車聲。後來從「愛國」電視台的報道中得悉有人搶劫,損失數十萬。

本來可以說完便算。但當見到數部警車之時,不得不留意了。

損失了數十萬,對事主來說,可能會很傷痛。這數十萬元可能是這月的營業額,也可能是一筆積蓄,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但是,是否需要數架警車這麼多呢?




可能會認為有桿匪留在大廈中,故此需要這麼多的警車到場。我個人不太熟識其調查的程序,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些事情每天都發生,可能不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會否只是有新聞價值便採訪?

如果為了迴避一些領導人覺得敏感的題材而報道一些很小的事,會否浪費了傳媒的監察作用?以我所知,報道市道好的報道很多,反之其他有關報道少了。一些比我們更需要關心及愛的群體,有沒有給他們溫暖?花資源報道這些事,還是花時間到區內走走,可能會有發多少為人知的事呢。

本篇文章之照片攝於本人家樓下。

新春愉快!

農曆新年己到,祝各位新春愉快。

星期三, 1月 25, 2006

教改大控訴?



於星期二時留意到油麻地街頭的欄杆上貼上這控訴書。(當然不鼓勵及不應該這樣做)
這控訴書道出了現時教育的問題。教育某程度要改革,但是,沒有想清楚便推行,只會令老師們工作量多了及壓力大了,這何苦呢?

星期一, 1月 23, 2006

三代師生三代情

閒時無聊上了匯基書院(東九龍)的網站在多媒体區中看了三代師生三代情的錄影片段。

當中提到一位從未聽過的李美嬿老師,她於片段最後時提到作為老師的,應以學生為重,行政第二。有一天當她的同事提點李美嬿老師之時,李老師恍然大悟,她與學生相處時間少了,她希望可以少做行政工作,多點關心學生。

一位老師可以對學生有深造的影響,例如一位把歷史很生動活潑不沉悶地教導學生,有的學生會對歷史產生興趣。一位關心學生的老師,他的學生可能在經歷了老師的愛後,會立志成為老師,把愛及關心帶給學生,與學生一同成長。

星期一時看明報有關教師的教導,其中以基督書院的做法最為「奇怪」,學校報告只有五頁,其他行政從簡。對老師們專心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不停地開會寫報告,只會令老師們集中精神於較次的事情上。多點關心學生,雖然現在看不到任何成果,但對學生的人生會有影響。好的老師,以自己的愛心循循善誘下,大多會奉獻為老師,會有一個良好的循環。

星期四, 1月 19, 2006

巴士上的冷漠男士

巴士見聞
燕媽媽(呢喃母語專欄)
明報新界西/東專線 2006年1月14-20日

某天乘搭巴士,一上車,就聽到一個小男孩的哭叫聲:「我要去麥當勞,我要去麥當勞‥‥‥」我循聲一看,只見車中間的位置,坐著一位年約50開外,木無表情的男人,手?抱著一個約四、五歲的男孩,旁邊還坐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哭叫聲就從小男孩的口?發出。

我在車後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開始閉目養神。誰料,小男孩的哭叫聲一直不斷,簡直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睜眼一看,抱著他的男人,似乎充耳不聞,仍舊是木無表情,眼定定地望著前方。

坐在男人後面的女士大概看不過眼了,於是開口哄逗哭叫中的小男孩:「小朋友乖,不要哭啦,麥當勞叔叔不喜歡哭的小朋友哦。」可小男孩沒反應,繼續在男人的懷?邊哭邊扭來扭去,眼淚鼻涕滿臉都是,奇怪的是那男人仍舊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由於那孩子的哭叫聲太刺耳了,車上的人都為側目。有的老婆婆也忍不住開口了:「麥當勞不讓哭的小朋友進去的,你再哭司機叔叔把你送去交給警察啦。」無論周圍的人哄也好,嚇也好,小男孩依舊扯著喉嚨哭叫,那男人也依舊木無表情,無動於衷。結果,約20分鐘的車程,小男孩就哭足了20分鐘。

車到站了,那男人終於開腔了:「下車了。」接著抱起孩子下車了,他身旁的小女孩也跟著下車了。唉,我還以為那男人又聾又啞呢。我過了馬路後,遠遠還傳來那男孩的哭叫聲。

我在想,那男人是孩子的父親嗎?他怎麼可以如此冷漠無情?即使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但口頭上安慰安慰孩子總是可以吧,怎能任由他哭叫老半天不加理會,騷擾到其他乘客也毫不在乎?這對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真是後果堪虞。





我想此事有以下的可能性:
1. 該男士不是男孩及女孩的父親。
2. 該男士不懂和他人溝通。
3. 該男士覺得沒有必要安慰、答應小孩的請求,甚至沒有必要和小孩作溝通。

我最希望該男士不是他們的父親,可能只是受人所託看管小孩。該男士很少接觸到小孩子,自然手足無措及不懂小孩的心理。

但如果是不懂和人溝通的時候,該男士會是已婚嗎?因要懂得溝通才可以令大家近一點,多點了解後才結婚及生兒育女。

也許是作為父親的,對小孩子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可能會認為,小孩子的哭訴是不值理會,哭一段時間過後會自然地停下來。或者是作為父親的,不想令小孩子太容易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故以為不加以理會便可以,實際上是不適當的。

一個小孩子的哭聲,是一種訊號。即使家人不知道也好,至少其他人都會留意到,甚至有需要時會提供協助。但這位父親的做法,卻會令小孩子認為父親是冷落了他。更可能會令小孩會真正感受到人間的冷漠,對家人也同樣地冷漠。

家,正是我們自小愛人的源頭,角色十分重要。一位父親即使多忙也好,能抽一點時間關心子女的成長,對子女的成長較正面,他/她會懂得愛他人、關心他人,不令他人感到一個冷冰冰的人,對於小孩本身及其他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如果在一個對子女的事採取「唔關我事」,甚至是搖錢樹的態度,投放小孩的時間及心少了,最終只會令家人的關係變得冷漠,長遠會令家人間的關係變得疏離。

如果這位父親想令小孩「明白」到人間的冷漠,把家人之間的關係及愛抽走的時候,這小孩長大後對人會變得退縮及對身邊朋友沒有興趣。雖可能會令小孩會「專心掙錢」,但「專心掙錢」會否不可以容納和家人親友相處的愛?錢與家人的相處會否等於對立?我個人認為不會。

有時在街上、巴士上遇見的家庭,縱使不是全家人一起,或不看似十分親密,但在觀察中,家人間都會有傾有笑,這正是每個家庭最理想的圖畫。

星期三, 1月 18, 2006

專為blogger所寫的書

兩天前經過香港公共圖書館時,見到有一本html的書,這本書較簡單,只需要花時間
看看便可。

在無意間找到同作者所寫有關blogger的書,這書特別為blogger使用者而設的書,由入門(即怎樣開一個戶口)到有關html語言解釋都有,雖然如此,但只有百多頁。值得一看。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英文書籍):510.7834 CAS




以上書籍參考網址(出版社)

星期六, 1月 14, 2006

灣仔書節'06

灣仔書節將於1月14及15日於銅鑼灣東角道及白沙道行人專用區舉行。這次書節共有30個參展商參加。

是次書節的時間為:
2006年1月14日 下午2時至9時
2006年1月15日 下午1時至9時

參考網址:

蘋果日報-灣仔書節報道

新浪網-灣仔書節報道

出版之門-灣仔書節介紹

巴士上的塗鴉




這些塗鴉,出現在部份沙田區的巴士上。

可能是沙田區較大,有很多學生都需要乘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各區,在較長途的巴士,特別是巴士上層的後排椅背上,都會見到似是用「白油」塗上的足跡。

青少年想到的,會是滿足於即時的發洩,希望把一些「心底話」「表達」出來,這些「心底話」的背後,多是對人的「侮辱」,表達對他人的「愛意」,甚至是一些看為「三級」的內容。

這會反映了甚麼呢?




現時香港教育制度,普遍是看重技術及知識的傳授及運用,以便將來於社會可以作為維生的工具。但當時日的過去及進入「社會大學」一段短日子後,學校所教的,只是一些硬件,不論是甚麼年紀,只要花時間及有心學習的話,相信這些知識都是屬於自己的。而我們的學校則強調了個人知識及技能上的「培訓」,這些看似為技能的東西,終會有一天會被其他東西所取代。

公德心、待人接物等都是軟件,這些在書本上只是理論的東西,真正學到這些軟件的,只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才可學到,在不斷增多的教師工作中,抽多點時間作德育上的教育好似是較難做到。老師們要花很多時間開會、寫報告、搞活動,甚至是在商場或其他公開場合中為學校「路演」。這些都是令教師們花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得到任何效果的事情。

加上有的家長對學校的期望較奇怪,不單是學習的地方,也是「托兒所」,希望學校可以同時扮演著部份家長的角色。這可能家長本身沒有時間教導子女,也可能不懂得教導子女。同時,在現時學校的縮班潮及家長於學校的參與增多了,也令到教師們的壓力增多。這不怪得教師們的壓力太大了。




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令小朋友在學校生活中得以成長,知識技能只能說是一部份,德育教育、待人接物的態度及人生的價值觀都是需要由學生時代中培養,讓他們知道甚麼是對與錯,這些都是學生們一生受用的功課。

單是巴士上的塗鴉,相信這是可以避免的,君不見其他區的巴士也是沒有這些「創作」嗎?弄污公共物件,嚴格來說已是違法的行為。何況,這樣的塗鴉,只是為了把個人的意欲宣示而已。

如果只是把塗鴉的行為,全推至塗鴉者的身上,又是否能解決問題?他們塗鴉,可能是他們心中沒有傾訴的方法,家長忙,老師也忙,學生們可能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做這些行為。可能他們需要的,不是「事後孔明」,而是關心到他們的成長及需要。有時會想,如果家長本身只是把責任推至學校,沒有想到自身責任的時候,學生又怎會好呢?


*****

有時會想,香港的教育制度還是填鴨式的教育,著重考核的話,相信對於學生的幫助也是十分有限。對於一些本身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特別是一些自小便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多接觸這世界的學生。香港的教育制度只會窒息了他們的成長。他們看到的世界,只是考試、讀書的世界。對於其他事物如待人接物,與人溝通等軟性技巧可能不會接觸到,對他們日後在社會上求生存在著障礙。

星期五, 1月 13, 2006

即日來回證「售票機」



近一年來,新巴城巴及數個月前起於部份,九巴的巴士上,在八達通收費器上裝上這怪物,好似是為了即日來回證作準備。

這看似是怪物的物体,引起了很多爭議,最終各巴士公司願意讓步,不需要預繳回程車費。但是在一般市民的角色看,車費的確是貴了點。不單是市民付多了車費。連人到其他地方遊覽、探訪親友的意欲少了。這是不能以金錢來衡量的。

巴士公司已經用不同的方法,多收了乘客的金錢。例如一些長途線出九龍後,空調巴士一般都會收取五元或五元多,相對其他行走相似路線而言,已經多付車資。

另外,巴士公司也會把一些行走近似路線的組合,以行走較遠的巴士路線的車輛較多,令一些不想等巴士、趕時間的人都會乘較貴的巴士,例如6c、6f組合,一般都會乘6c,以每程多收0.4元計,如果每天有3000人因以上的原因而這方法乘車,每日可以多收1200元。一年下來多收的車費可以很可觀。

我相信有個別的路線可以減車費的。

星期三, 1月 11, 2006

教改

數天前因教統局的常任秘書長所說的話,令教師們感到沮喪及憤怒,可以說大部份教師都面對到這些問題。

連我對這現象有例外期待的學校都會有教改的「後遺症」的時候,是時候想想教改是否如此的急進。


看過東九龍匯基校長網誌時候,連我都不能相信這是事實。

這數年的教改,已經令到教師們的壓力增加。開會、帶活動等,都是現時教師們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學校之間的比較,可能是教師們壓力的來源。

想想如果家長對學校沒有任何認識。對學校的了解,可能只是學校的成績、學生的表現如何。這些都是家長們選擇學校的依據。正因如此,學校為了吸引多些學生報讀,用盡很多方法,以求不被殺校。

當見到學校掛著甚麼「正增值」、學校出了一個8A2B的學生、怎樣的令學生得以成長的時候,心想,學校變成怎樣的了?學校是為誰服務?為了學生?為了老師自己?

一間理想學校,可以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甚至是在離開學校後數年、甚至十數廿年還會記得你的名字,甚至關心近況如何,雖沒有學生時代的親切,但最少是溫暖的。但可惜現時因各種原因而令學校的定位變得商業化了,學校純樸氣氛好似少了。

不知怎的,又再來多一次病了。

可以說是著涼,可以說是公司內的空氣流通得不好,也可以是公司的位置位於半山之上,在外熱內涼的環境下,容易生病。

可能我由去年起想多了很多的事,發現自己需要改進及需要學懂自立。有時自立或獨立不是和家人同住對立。反而學懂自立或獨立對於自己有點幫助。

這幾天在博客的世界中暫時失蹤,只是給自己多點休息的機會而已。

星期日, 1月 08, 2006

2006年舊書義賣

香港公共圖書館將於2006年2月25-26日期間,會舉辦一年一度之舊書義賣。每本書只售五元,唯最多只能購買三十本。

由2006年1月7日起至2月22日期間(中央圖書館則至2月26日)於各圖書館收集義賣書籍。

新春快來了,可以把不需要的書籍捐出支持義賣。


網上瀏覽:2006年舊書義賣

星期六, 1月 07, 2006

提提你:換領智能身份證(1976-1977年出生)

入境事務處之智能身份證換領計劃已踏入第16階段。於1976及1977年出生,持有有效身份證的香港居民,需於2005年12月28日至2006年2月11日期間換領智能身份證,有關詳情可瀏覽: www.smartid.gov.hk或致電2824 6111查詢。

星期五, 1月 06, 2006

灣仔修頓書墟?利東街



剛過去的星期天,到過一個又賣新書,又賣倉底貨的書墟,像輪米一樣花了半小時多的時間等付款後。到過利東街一行。

利東街-本來是一條不太出名的街道,因為市建局重建計劃,令富有特色的喜帖街頓成為關注的重點。

當市建局把街內差不多全部的樓宇業權收到之後,利東街好像死寂一樣,沒有人氣,只是疏落地見到車子及想為這街留下歷史的人出現在這街上。




居民們想爭取的,不單是一層物業,而是希望保留利東街作為喜帖街的特色,但市建局的「努力」下,成功地令這特色的地方,化為和香港其他地方沒有兩樣的住宅的時候。在利東街上的人氣,和諧的關係,也會隨著拆卸而消失掉。

市區重建在香港商業社會中,是沒有可以避免的。但在重建時,可否想到當區居民的感受?無論社區本身是怎樣也好,畢竟都是他們生活過的區域,或多或少會有對人、對事、對社區的感情。這些都是不能用錢買到的記憶。



要在發展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只需要把一些有公認有特色的街道建築保留便可以了。社區,最重要的每位居民的參與。





當有一天這地方會變成工地,變成了一個中型蛋糕的一個角落的時候,這些僅存的喜帖店會成為歷史。

橫街,可以聚集了不同人、事。可以成為我們閒時的「娛樂」(如果真的喜歡在街上閒?),真正的社區,是需要讓外間的人,以街道和我們連在一起。有時街道會有很多變數,例如有車、有我們不能知道的人等等。但這些正是社區內需要的元素。

希望將來的重建,能有多點對人的考慮。

香港電腦節05-06

反世貿集會



星期四時經過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時,得知道於星期四起至一月十日會有「全球爭取釋放世貿示威者」之燭光集會。並會於1月8日會有遊行,抗議被捕人士的人權受到損害。

參與集會的市民不多,可能是沒有宣傳,也可能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沒有必要地為示威者爭取權益。

但如果只是看到示威者暴力的一面,或過於側重報道世貿時,對公平貿易的觀念也是否有幫助?

若果認為有人搞事的時候,為何不在適當的時候拘捕搞事的人?




的確,在世貿期間,我們由韓農中學到很多我們東西,包括示威的口號。若我們沒有開放的胸襟,對公平貿易,以至世界的貿易情況有多點了解的時候,我們對世貿認知只會停留在較低層次。可能有一天會落後於人了。

星期日, 1月 01, 2006

灣仔書節-修頓書墟

灣仔區議會經濟及就業委員會主辦:

「灣仔書節 - 修頓書墟」文化配套及宣傳活動
日期及時間:2005年12月31日(13:00-22:00)及2006年1月1至2日 (11:00-22:00)
地點:灣仔修頓遊樂場
查詢:方婉華小姐(2835 1987)、馮志文先生(2835 1993)

活動推介:灣仔區議會活動一覽表

在灣仔地鐵站旁,不妨一去。

06三新

1. 新身份證
2. 新屋
3. 新工


解說:
1. 這是入境事務處訂下的換證時間表,將於不久的將來需要換證。
2. 應會在這一二月間搬遷,新屋只是相距現居約兩條街。但如果要到太子地鐵站、旺角或乘巴士返家時要多走二分鐘,沒有現時般方便。
3.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在本年年中至9、10月間轉到新工。

2006



2005年好似好快過了,但總是多事發生,例如最近的wto、政改等。

更換用了很久的眼鏡,換上了較新的電話。以致在和人的個人的發展,有較深的体會及思考,這些都是我去年所經歷到的事。過去的一年,也是我可以有更多個人思考空間及開心的一年。

但願2006年各位更開心。Happ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