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31, 2007

追星

星期三午飯後到白田公共圖書館閱覽明報,頭兩版報道了一名名為楊娟的女子情迷上劉德華達十六年之久,這十多年間,她家人為了這個嗜好而令其家人負債累累。最終連楊娟的家父斷送了其寶貴的生命。

即使楊娟小姐返回內地,楊小姐也準備再次來港找劉德華「談幾句」。

這事可以說是反映了楊家對楊娟小姐追星夢的無知。也可能反映著內地的教育制度對這些「追星」的事情的處理可以說是沒有。會否是內地的生活較香港的貧乏,除了讀書、工作外,對外間世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特別是互聯網於十多年前未及現時發達,資訊流通當有來自香港的偶像到臨的時候,或會受到當地的居民歡迎及追蹤,但好像楊小姐的情況可以說是罕見。

但對於楊娟的鍥而不捨希望能和劉德華「談幾句」的願意,「動員」到全家人到香港為求和心愛的偶像「談幾句」,會否太盲目?也許其父母「太疼愛」楊娟,以致沒有理由或需要引導楊娟在追星之時應以較理性的態度看待,最終連一家之主都斷送了其生命,會否本未倒置?

整件事看,奇怪在為何會願意花十多年青春,只為了和一位自己心愛的偶像「談幾句」,是否這麼簡單?如果以香港人最實際的做法,當然係「搵錢至上」,假設在十八歲之時開始投身社會工作,每月可以掙取六千元,每年就可以掙七萬二千元。如果薪資不變的話,最少在這十年間可以淨掙取七十二萬元。況且還有可能升職加薪的機會,可以掙的金錢可能不止這數。於1995-97年經濟較暢旺期間,全期的收入可能不止這數,若果是一個「醒目仔」「醒目女」,或已有能力自置物業,除了正職之外,可以有一所物業收租,增加收入。或在股市暢旺的時期中大撈一筆,所賺的錢可能以十萬計。在學生時期的崇拜的偶像,或會成了歷史。

對於一些保守的家長或老師來看,這個正是一個好的反面教材,認為學生不應過於追求偶像,應投放多些資源及時間於學習上。只要適當地引導學生有關追星的好與壞,以及在有需要時可以在生活中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以及家長、老師及學校等方面,多點培養學生有不同的嘗好,不但令他們對追星的重要性稍為減低,而且可以給學生們擴闊視野。有時與其禁制不作追星的行為,為何不多花時間指引他們?這情況好比某些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提電話回校一樣,即使是有這校規存在,但學生還要攜帶手提電話上學一樣,而且部份學生的手提電話價值達兩千元或以上,與其是完全禁止,為何不訂立一些守則,加上適當指導學生,還會比控制更容易。

星期日, 3月 25, 2007

649 vs 123

一場「有競爭」特首選舉,曾蔭權以649票勝出。

雖然只是看了少許有關特首選舉的報道。曾特首的表現總是有點「造作」的成份,特別是當選之後的「百感交集」的場面,會否令人想到這是公策略而已?

在曾當選後,還到各區「謝票」,除了是一些民調知道特首候選人的支持度外,我們一般市民可以投票選特首嗎?

或者相對梁家傑而言,曾的行政經驗豐富,還有特首經驗,在適當的時候令市民對曾特首有良好印象,加上現時的環境相對03年或之前好了些,人們的面上少了愁眉不展的面容,其「支持度」也有所增加也不出為奇。

反而梁家傑先生的「香港贏了」,到底贏了甚麼,贏了一個參選機會,換來一個「有競爭」的選舉之外,我真的想不到有任何贏了的意義。其實香港自回歸以來,香港人漸漸地多了對香港參與,例如近數年以來多了以不同人物,不同歷史角度細說香港的歷史、保護維港、保衛天星(雖已被拆掉)...,而不再是「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只求賺錢。即使是賺錢的話還是以往香港的炒樓炒股等。但肯定的是,這個「有競爭」選舉,的確可以令曾蔭權多點思考其施政方針,或會在未來的五年,甚至十年會有少點進步。

今日在一個討論區中看到政府近來的空氣污染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建樓宇沒有任何限制是高,形成了「屏風樓」的現象,而這個問題不單是可能少了商人到港投資,甚至是香港可能會變成一個不適合居住的城市。如果曾蔭權只是懂得著眼於經濟效益,沒有想過還是其他價值的時候,香港只會是一個賺錢的地方,生活質素卻可能降低。

希望香港的政策能多點以人出發。賺錢和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任何衝突的。

標籤:

星期日, 3月 18, 2007

3‧18遊行



行完今天的3‧18的爭取普選大遊行,發現自己開始老了,和很多遊行人士一樣,都是靜靜地走到政府總部。反之一班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的學生,以我所知的最積極叫口號要求普選,他們清晰的訴求,不單是代表著年青人的聲音,在一般年青人喜歡打機、睡覺、hea的生活中,多一點關注香港利益、未來,或許見到很多有關社褔政策不斷地削減,又或現時還有較多不公義問題出現,即使沒有好似七一大遊行的壯觀場面,他們為了香港的未來及發展,花一個下午的時間走在民主道路,還是值得的。

其間經過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附近時,有一位外藉記者問及為何會參與這次遊行,我只是答了一些看似官腔的答案,這些看似官腔的答案,大約為香港己經回歸接近十年,香港應該有普選,但因為中國領導階層恐他們的利益會受損而不斷地拖延著普選的進行,故需要上街遊行。當然還有一些當時沒有想到的理由,只是想著所說的是否順暢,但上街爭普選又是否只是這一堆的原因?

到政府總部坐一會及休息,見到一些本是不應出現的場面,就是一遊行參與者和長毛爭辯一些議題,以及有社民聯的人士上台表達對普選的看法,這些看似混亂的場面,我有點看呆了,即使是民主派中真的有利益上的衝突也好,最少都不應在公開集會中「表露」出來,從這些公開的衝突中,也有可能給保皇派別人士看到會認為泛民的一派還比他們糟糕嗎?

看過最近的特首論壇,有時真的覺得香港的政治文化似是保守點,但當到了利益的時候,又會否會顯露了人性的真實一面?又會否給一些只顧教會內,又或是一些只顧著宗派內的基督徒會認為「政治是醜惡的」的理由而不關心香港的政治環境?不關心香港的將來?

標籤:

星期六, 3月 10, 2007

爭取普選大遊行


近日係街頭會見到袋巾及煲呔的競選廣告,包括街板、廣告等,但係看袋巾的街板的時候,我們有選特首的份兒嗎?除了見到1號候選人的街板外,2號候選人呢?

如果我們不能選特首的時候,那掛街板,賣廣告的意義何在?

或許我們乘地鐵 的時候,對這些廣告沒有興趣,我們總會趕時間的經過,即使是街上也差不多。我們對政治的參與興趣也許不大,很多人寧願把時間花在賺取更多金錢上都不願意花在這些看似「無謂」的事情上。

有些人說香港的政黨還有改善空間,不錯,香港由久以來的政黨發展都不是太理想,但如果香港的發展沒有遠景,沒有夢想的話,人們只會繼續於日常的生活,有一天過一天了。

有報道指這次遊行醞釀了一段時間,由於民陣及袋巾的派別的安排問題,加上警方安排問題,以致這次遊行看似沒有時間宣傳。故在幾天前才有這個宣傳出現。這次遊行1號候選人應不會在遊行中發表講話。

如果按中央官員所講,十六年前已經有談及普選事宜,現在是時候去發出聲音,希望在2012年時能有雙普選。當然各位有心人,記得3‧18,維園見。




其他資訊可瀏覽:

民間人權陣線
有得揀,你至係老闆-梁家傑競選網頁

標籤:

星期日, 3月 04, 2007

由 Blog 到 Blook (博客書) ──博客與書的交纏講座

剛過的周日下午,參與了 由 Blog 到 Blook (博客書) ──博客與書的交纏的講座。

就著blog的知識、版權,以及在日本文化上的討論。我對第一部份的討論較有興趣。始終日本文化對我來說都不是我熟悉範疇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的部落格的質素可以提高一點的。

可能是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以致香港學生普遍上不愛好閱讀,或許現時的玩意,如psp,網上遊戲等比閱讀更有趣,除此之外,於部落格上放的影音片段的版權問題也是討論的範圍,反而令我想到會否有人利用blog而故意放一些影音,以求收取版權費,會否把互相分享的意義扭曲了?


這星期整理一下本blog,有網友留意到本blog的內容,我沒有甚麼特別意見。這類公開討論不是太多,只能就著這新媒體說出其想法,其範圍也只是就著知識及版權等問題討論。但這次內容卻是缺乏了blog與書之間的互動性。作家月刊的網誌有的是其刊物的目錄,目的是給一些有興趣閱讀的讀者可以略知道其新刊物的內容,然後才會閱讀其詳細內容。

探討一個新媒體是需要的,可以引起參與者的興趣,但當中可能會有一些讀者想知道這個新媒體和書的關係,或是其互動關係的時候,會否只停留係出版物及版權之間的事上?能否把部份文章內容放在這個平台上,鼓勵讀者用這個新的媒體回應有關文章的媒介?如果只是好像作家月刊網誌一樣,只是把目錄放在網誌中是沒有意義的。若能在網誌上加入互動的空間,或會引起更多讀者的興趣。